首页 财经 国内 国际 金融 理财 股票 科技 互联网 通信 IT 文化 教育 娱乐 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2025-06-11 09:03: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初夏时节,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连绵青山向远处延伸,雨后水汽氤氲在半山腰,“仙气”飘飘赋予小城更多“神秘”色彩。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轩辕黄帝名号命名的县,其被誉为“人间仙都”。

在缙云,历史传说与民俗文化交汇处,黄帝文化从无形到有形,滋养一座城、焕新一城人。当城市文脉与现代发展深度融合,黄帝文化这一关键变量,正在增亮该地发展底色。  薪火相传 千年文脉“落地”有声

正值旅游旺季,步入缙云县黄帝文化核心地带——仙都景区,一座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这座山峰叫鼎湖峰,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顺着黄帝文化推广者、仙都小学教师樊守南手指的方向望去,鼎湖峰山石恰似一张人像侧脸,俯瞰着缙云山水,“许多游客说,这是一尊天然的黄帝雕塑。”

相传,轩辕黄帝在缙云鼎湖峰炼丹,丹鹤起舞,黄帝跨赤龙升仙,在鼎湖峰上留下一湖,名曰“鼎湖”。因黄帝又有“缙云氏”的号,“缙云县”由此得名。

2025年5月,缙云仙都景区鼎湖峰一景。黄彦君 摄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在缙云,黄帝文化影响几乎贯穿衣食住行。例如,与黄帝生活足迹相关的缙云土爽面、烧饼等美食流传至今,化身地方代表性特产;受祭祀黄帝习俗影响,缙云古民居多为四合院,中间是方形天井,门外有天灯。

敬祖追远过程中,黄帝文化蕴含的勤奋与创新精神已融入缙云人血脉。凭借敢闯敢干精神,缙云人携“四万鸭农闯天下”“一只烧饼走遍世界”,开辟山区高质量共同富裕新路。

文化传承的种子,正在缙云开枝散叶。“平战乱、统华夏、食五谷、艺桑蚕……”走进景区附近的仙都小学,孩子们正齐声朗读《黄帝文化三字经》,“人人知黄帝文化、人人懂黄帝文化、人人讲黄帝文化”的氛围愈发浓厚。

近年来,缙云县教育系统以黄帝文化“四进”为抓手,积极开展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八个一”活动,将黄帝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

樊守南介绍,以仙都小学为例,其开设《走进仙都》《仙都轩辕黄帝文化》等校本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组织黄帝文化研学游,以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把黄帝文化播种在学生心中。

眼下,“同根同源”的文明基因,正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华夏同源 四海同心“寻根”情浓

长号鸣天、击鼓撞钟、敬献花篮……上午9:50分,巍峨的黄帝祠宇前,实景表演《轩辕赞》如约而至,仙气飘飘瞬间引领游客“入戏”,其中不乏专程赶来的海外华侨华人。

作为中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缙云祭祀黄帝的传统始于东晋,绵延至今。2021年,仙都黄帝祭典变更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标志着浙江缙云与陕西黄陵、河南新郑正式形成“三地共祭、层次相当”的全国轩辕黄帝祭祀格局。

2025年5月,雨中的黄帝祠宇庄严壮观。黄彦君 摄

仙都黄帝祭典,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溯源的“精神图腾”。

近年来,每年清明、重阳举行的黄帝祭典,带动诸多华侨华人走进这座浙西南小城。“游仙都、看演出、买文创”成为其“沉浸式”体验黄帝文化的网红线路。

“以前只是在长辈口中听说黄帝,这次亲临黄帝祠宇,才真正明白黄帝文化对我们的意义。”参观过黄帝祠宇后,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华裔青少年感慨道,“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深的认同,以后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身边的朋友听。”

“请进来”同时,缙云黄帝文化亦主动“走出去”。

缙云黄帝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地已推出“黄帝+中餐”海外推广、“多媒体+跨国境”文化研讨等举措,建设“祭典在线”多跨场景应用、3D建模打造黄帝文化线上“元宇宙”,助力文化“破圈”出海。  文旅融合 活态传承“生金”有道

“缙云烧饼的由来与黄帝有关,又叫‘黄帝饼’。”“‘缙云’不但是黄帝名号,还是中国传统色。”在“把仙气带回家”文创店内,几位年轻人一边挑选心仪产品,一边分享刚了解到的黄帝文化“知识点”。

“奔县游”热潮下,兼具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的宝藏小城缙云,频上各大旅行榜单。当地顺势开发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数字产品等200余款文创产品,黄帝文化主题盲盒、玩偶、冰箱贴令年轻人爱不释手。

近年来,缙云开发诸多黄帝文化相关文创产品。黄彦君 摄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沿着黄帝足迹,缙云将文化元素嵌入式融入乡村旅游、乡愁产业、文旅融合等项目建设,打出一张文化品牌“金名片”。

鼎湖峰下,“小小竹排画中游”美不胜收;烟雨石桥上,老农牵牛实景表演引来数万摄影爱好者;山水风光中,《与凤行》《仙剑奇侠传》粉丝找寻影视剧同款美景,远处几个微短剧剧组拍摄正忙。

仙都景区管理人员丁丽敏介绍,“五一”假期期间,仙都景区共接待游客16.05万人次,同比增长29.23%。每逢节假日,景区周边270余家农家乐民宿场场爆满,“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富了口袋,更富了精神。

以系统性保护、数字化赋能、文旅融合与教育浸润为抓手,古老黄帝文化在小城山水间挥毫泼墨,书写着“活”在当下、“火”在未来的时代新篇。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阅读推荐

最近更新

· 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2025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国乐“破圈”,A...
· 古今碰撞 科技搭桥 绘出网络文明“新画卷”
· 蓝厅观察丨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交流互鉴 ...
· 古今碰撞 科技搭桥 绘出网络文明“新画卷”
· 贵州惠水12.5万亩夏粮收割完毕
· 广西凭祥铁路口岸进口水果运输火热 二季度...
· 黄益平:AI如何重塑金融业
· 铁拳出击!26省区市同步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 我国消费品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
· 6月1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
· 海南自贸港“进境种苗有条件免于口岸检疫采...
· 面向“十五五”:加快培育旅游业发展新动能
· 中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
· “科技变量”催生“经济增量” 解码河南济...
· 从种鲜果到品琼浆:“创殊杯”展开葡萄酒品...
· 5月北京CPI同比降幅收窄 金饰品价格涨幅扩大
· 特斯拉被下调评级:马斯克亏了多少钱?
· 中央重磅民生文件突出“准、实、新”
· 中新网评:别再打扰韦东奕
· 中国东航6月24日起开通“西安—伊斯坦布尔”航线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发送货值超450...
· 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提升...
· 中国中部地区唯一中非客运航线六年运送旅客2...
· 四川省首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
· 特斯拉一日遭两机构下调评级
· 我国首个再生商品期货今日上市 这种“绿色...
· 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
· 从“黑金”到“绿能”:资源型城市吕梁的转...
· “中国游”带热“中国购”!境外旅客到深圳...

原创视频

原创热点

专题策划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9-2019 news.gansudali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