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国内 国际 金融 理财 股票 科技 互联网 通信 IT 文化 教育 娱乐 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拥抱变化,让AI创造就业增量

2025-07-17 12:33:12   来源:科技日报
又是一年毕业季,人工智能(AI)相关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在企业展位和高校双选会上,“大模型研究员”“算法工程师”等AI相关岗位以诱人薪资虚位以待。

当下,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经济社会运行,正在重塑职业版图。

一方面,AI给就业带来一定冲击。与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不同,此轮AI浪潮的发展,不仅导致部分重复性体力劳动被替代,还开始影响传统意义上被视为“安全区”的脑力劳动。人工客服、生产线上的工人、传统的汽车驾驶员以及曾经吃香的原画师、翻译等,都在担心被AI抢走饭碗。

另一方面,AI既促进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又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不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如“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工程师”等一批新职业,打开一片广阔的就业“新蓝海”。某招聘网站近日发布的《智驾和机器人领域人才洞察》报告称,2025年4月,智驾和机器人领域的新发岗位数量较2024年1月增长了28倍。据麦肯锡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600万人,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要理性看待AI与就业的关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挑战。要看到,当前AI岗位面临大量人才缺口,与此同时,部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无法达到岗位要求,“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在AI领域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扎实推进AI教育,加快构建完备的“AI+”适应性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AI复合型人才。要强化AI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教育培训适配性,促进劳动者能力提升和就业转型,为普通人铺就穿越“技术风暴”的“缓冲带”。

同时,我们要加强科学研判,完善应对预案,稳慎把握AI替代劳动力的范围、力度、节奏,并深化就业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障和失业救助。比如,可由政府或相关机构以公益形式,为中低技能劳动者提供工业机器人操作、数据采集等实用课程,针对被替代人员制定更加灵活的社保缴费制度,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权益保障,等等。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最终会通过扩大经济规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AI不是就业市场的“侵略者”,而是生产力跃升的新引擎。深挖AI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潜力,助力劳动者实现技能和价值跃升,就能用就业创造效应减缓就业替代影响,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阅读推荐

最近更新

· 拥抱变化,让AI创造就业增量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世界高铁大会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世界高铁大会
· 二手回收火热 部分不合规产品流向非法小作...
· 把好线上购药安全关
· 智慧养老产品如何“叫好又叫座”
· 脑机接口,从“解码语言”到更多可能
· “星际访客”又来了
· 人工智能时代统计学将绽放异彩
· AI制造“替身”,人类如何看待生命?
· 推进低空经济发展需技术与政策双轮驱动
· 以电商平台创新突破与战略转型带动消费升维
· 平台企业送外卖是“大材小用”吗?
· 三问“太空快递员”新差事
· 尾座式无人机亮相高原山区防灾救灾演习
· AI辅助去核提升犬科动物克隆效率
· 上半年银发群体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 充电设施升级破解“里程焦虑”
· 交通运输业向新提速
· 链博会揭示全球供应链合作新趋势
· AI+5G,提升百姓穿衣体验
· 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
·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启用
· “中国天眼”看清极高速星际云内结构细节
· 美国华裔青少年遇见峨眉武术 以武会友快意十足
· 2025年浙台青年三人制篮球邀请赛开幕
· 外国青年相聚海南演绎“武术人生”
· 第二十届“小五羊杯”青少年象棋大赛在广州落幕
· 香港精装明星足球队新和公益足球邀请赛在新...
· 全国马术耐力锦标赛开战在即 竞赛项目涵盖面广

原创视频

原创热点

专题策划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9-2019 news.gansudali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