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国内 国际 金融 理财 股票 科技 互联网 通信 IT 文化 教育 娱乐 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新型工业化迎来更多金融活水

2025-08-23 13:43:05   来源:经济日报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推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

  《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专家认为这将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强度、精度、效度,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有力推动我国产业竞争力全方位提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产业根基。

 强化产融合作

  8月4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的一组卫星,由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研制。这是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首次批量研制此类卫星,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加速升级和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的一个缩影。

  从商业航天到高端装备制造,从人工智能到新材料,多个前沿领域涌现出一批高能级平台和高成长企业,其背后离不开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强大驱动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柳颍表示,作为重要的要素资源,金融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加速器。

  近年来,随着产融合作不断深入,我国正形成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制造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2021年,工信部设立了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金融服务。自上线以来,平台引导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支撑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稳链保供等专项政策落地,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产业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实施,推动实现产融政策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线上化、数据分析与信息对接的智能化、能力建设与多方合作的生态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工信部数据显示,依托国家产融合作平台,3100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聚焦制造业企业急需,推出800余项金融产品,累计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上半年,A股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发、发行可转债的方式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金融发挥着资源配置、风险缓释和创新催化等关键作用,助力产业发展强筋骨、稳根基、添活力。”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卢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从制度建设、工具创新、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着手,加快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支撑重点产业

  近年来,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不断推进,金融资源持续向重点产业汇聚,创新资源加速聚集,企业技术攻关步伐加快,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增强,更多关键技术和前沿成果正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金融支持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加速企业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华信产研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李芳芳说。

  《意见》提出,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专家表示,这将进一步盘活科技研发资源和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以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在这里完成中试,走向产业化。目前,创新中心已建成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高端医疗器械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平台和医疗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新企业提供包括成果转化、共性技术支撑、研发定制、生产服务、市场推广在内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8年间,创新中心引育50余个全球顶尖项目,搭建了产学研用共生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为支持平台多元化发展,中国银行为创新中心量身定制了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跨境并购顾问等多种金融服务。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企业常常面临技术不确定性高、市场不稳定、创新失败率高等多重风险。充分发挥保险、担保、再担保以及供应链金融等机制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分散和缓释风险,为其敢转型、敢创新提供坚实保障。”在卢冰看来,金融既“输血”也“造血”,通过资本市场、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债券等工具,企业创新潜能不断激发,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得到催化,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

  李柳颍分析,《意见》对照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等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分别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支持举措。这些硬招、实招,将有力有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更加便利化的投融资服务,为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多渠道引入长期资金,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立长效机制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不断增强发展韧性与核心竞争力。

  专家表示,《意见》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促进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这将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体系加快完善,逐步构建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切实深化产融合作,促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新型工业化。

  当前,金融端与产业端的协同水平有待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覆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试验证、规模化推广等关键环节仍显不足,资金链与创新链的适配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偏低问题依然存在,信用贷款支持不足,部分高端制造、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题突出。此外,首贷难、信用弱、担保缺等问题依然困扰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卢冰告诉记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重点引导银行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从金融服务供给看,要构建全覆盖差异化服务体系。李芳芳表示,应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完善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股权投资等多元化金融供给体系,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攻关、专精特新企业和重点产业集群集中,形成耐心资本支持产业长期发展的良好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纵深推进产融合作。针对重点产业链,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推动试点政策、标准等先行先试,将试点城市建设成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阅读推荐

最近更新

· 新型工业化迎来更多金融活水
· “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工业智能体...
· 一箭七星!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看点解析
· 上证记者说|时隔129年,“首届”人形机器人...
· 瞭望 | 北航航空航天工程:定义世界空天教...
· 瞭望 | 中国学科集群崛起
· 瞭望 | 哈工大仪器学科:挑战尖端 仪器报国
· 瞭望 | 武大遥感技术:太空之眼照见未来
· 41.6亿年前!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研究首次精确...
· 我国科学家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
· 新华访谈 | 机器人“通小舞”是如何实现“...
· “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工业智能体...
· 嫦娥六号月球岩屑揭示太阳系撞击历史
· 新“膜”法让动力电池更强大更安全
· 红外隐形眼镜开启人类新“视”界
· 中国科技馆2025年“科学方法特训营”夏令营开营
· 中国援助的超算中心助力津巴布韦数字化转型
· 《BOE解忧实验室》第四季第二集震撼来袭
· 网友热议“二〇二五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如何遏制人工智能“说谎”
· 新华全媒+|机器人何以成为千年古都新名片
· 国内多数AI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已超60%
· 前7个月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4%
· 深脑“彩色”成像!中国成功研制多色微型化...
· 黑白调携手新华网发布《一把“超聪明”的好...
· 炒菜机器人赛与共享中央厨房产业峰会将在京启幕
· 发力“地、种、技、人”提升粮食产能
· 酸嘢何以征服南北味蕾?
· 吃西瓜吃出甜蜜暑期
· 小龙虾价格一路坐“过山车”,餐饮品牌如何...

原创视频

原创热点

专题策划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9-2019 news.gansudali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