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国内 国际 金融 理财 股票 科技 互联网 通信 IT 文化 教育 娱乐 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制片人谈浪浪山:“一开始就想用短片撬动长片”

2025-08-25 18:48: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正在热映的《浪浪山小妖怪》票房已破10亿,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片中的四个小妖怪燃爆今年暑期档,再次让中国动画电影热烈滚烫。影片复古水墨的画风以及对打工人职场困境的隐喻,引发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我们每个人都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谈及影片的成功,《浪浪山小妖怪》总策划、制片人崔威在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表示,“小妖的故事就是每个普通人的故事,它在讲述每一个无名,但具体而鲜活的你我他。”

打造“最不像唐僧师徒”的小妖

《浪浪山小妖怪》讲述了四个妖界体制内的底层小妖——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假扮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既充满荒诞也满怀热血的故事。崔威透露,电影特意选择了动画中不常见的四种动物组成主角团,这种身份使角色更能呼应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小妖的形象也不出众,甚至有点丑得有趣,我们就是要营造小人物干大事的反差感。”为了进一步营造这种反差感,四个小妖的性格设定也和原师徒四人截然对立。全能的齐天大圣变成了社恐的猩猩,意志坚定的唐僧变成了见机行事的蛤蟆,存在感最弱的沙僧变成了话痨的黄鼠狼,懒散贪吃的八戒则成了充当团队核心驱动力的小猪。“我们希望打造四个最不可能扮演唐僧师徒的人,如果观众为这种反差感到滑稽和不可思议,那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喜剧效果。”

崔威进一步指出,“小人物大梦想”的对比不仅呈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还突出了小人物充满生命力的理想主义,展现了四个小妖的成长和弧光。曾经喋喋不休的黄鼠狼因为“取经”变得审慎而沉稳。见风使舵、实用至上的蛤蟆精到最后为了保护即将被吃掉的童男童女舍身就义。从前怯场、不自信的猩猩怪高喊出“我是齐天大圣”的时刻更是成为无数观众的泪点。“这些小妖相对于大王只是社会的边角料,但是正是他们的成长和高光时刻使他们变得生动而惹人喜爱。”

探索动画电影新生产模式

《浪浪山小妖怪》沿用了2023年上线的动画剧集《中国奇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的核心设定。表面上,电影的制作和上映源于短片的成功,但崔威透露,她一开始就是想“用短片撬动长片”。当她和监制陈廖宇、导演於水看中《小妖怪的夏天》的延展潜力后,便策划长短两部动画同时构思和创作。于是,在《中国奇谭》前期分镜制作完成后,《浪浪山小妖怪》便进入剧本创作环节。当《中国奇谭》完成画面制作时,长片的制作和前期也已经准备充分了。

崔威非常推崇这种双管齐下的制作模式。一方面,《小妖怪的夏天》可以被视为《浪浪山小妖怪》的效果测试,前者的市场效果预示了后者的市场可能性。另一方面,短片制作也培养了一个可以为长片生产助力的团队,而这大大缩短了动画电影制作的周期。“《浪浪山小妖怪》生产周期之短之顺利,在国内二维动画项目中都是少见的。正是创作和制作团队的凝聚力,让我们有了启动长片的信心和勇气。”

至于最终的《浪浪山小妖怪》是短片的续作、衍生还是全新创作,在崔威看来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最初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了让一百多分钟的电影更加丰满和完整,我们最终选择在延续短片人设和世界观的基础上进行全新创作。不论是续作还是全新,我们坚信,只要能引起源于现实生活的共鸣,大家就一定会喜欢。”

每个小人物都值得书写

事实证明,《浪浪山小妖怪》成功地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不少人开始将日常的职场与生活困境称作“浪浪山”。崔威透露,导演在创作伊始并未有意表达类似的主题,而她在看完分镜后感觉这个故事里充满了职场隐喻,大家才开始朝这个方向挖掘创作的可能。“导演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这时就需要包括监制在内的团队去挖掘导演沉默的深意。我们后来也鼓励导演在创作上主动对应来自家庭、职场和朋友等各种现实生活的困境。”

尽管电影意图把握时下人们关注的议题,但在崔威看来,仅仅拘泥于此反而会使电影陷入令人反感的说教。因此,《浪浪山小妖怪》依然注重故事本体,而让各种主题在其中自然而松弛地展开。“好的动画应该是表层情节一面,背后主题一面。它要带观众进入一段有趣的旅程。让孩子能开怀大笑,也让成人领悟到背后的深意,基于自身的经历找到共鸣点。”

至于《浪浪山小妖怪》最想传达的主题和共鸣点是什么,崔威说,答案就在电影的英文标题“Nobody”里。Nobody在英文里是“小人物”的意思,《西游记》原著中小妖怪也被称为“小的们”。这一词汇指向生活中所有没有成为主角、没有被历史书写的人,是取经路上师徒四人之外无名无姓的小妖。“但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难道就不值得书写吗?我们都具体地生活过、奋斗过、幸福过、痛苦过,都有自己的故事。即使我们不会在历史中留下名字,但只要我们像片尾小猪喊出的那句话一样,努力‘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我们就是自己取经路上的主角。”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阅读推荐

最近更新

· 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多元消费场景 今...
· 制片人谈浪浪山:“一开始就想用短片撬动长片”
· 专家研讨戏曲电影《重渡沟》: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 欧洲十日行 华音赢喝彩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
· 网络纪录片《寻真之地》开播
· 暑期档总票房摸高百亿 两部京产电影冲进票...
· 在新片《捕风追影》中,成龙形象被创新性缝...
· 重看《青蛇》那些困惑与寻觅不曾远去
· 上海歌剧院版《法尔斯塔夫》剧组昨开放排练...
· 95后袁派花旦首个个人专场《瑜·见》亮相天...
· 京产电影《捕风追影》获赞“近十年最好看的...
· 百亿之后,暑期档还有何“后劲”
· 陈明昊主演电影《再见,坏蛋》上映 市井烟...
· 国家大剧院联袂北京京剧院 9月17日首演新编...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相约金秋,120...
· 《我们的河山》主创团队幕后分享——用真实...
· 长剧市场“及时雨”,孕育下一季繁花绽放
· 第六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将评选年度爱情片...
· 国话“CNT现场”高清展映《生死场》《抗战中...
· 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馆藏电影主题手稿文献展...
· 《捕风追影》:“老派”功夫片还奏效吗
· 一艘大船随音乐剧“北上”
· 《南京照相馆》马来西亚首映触动当地观众
· 《如愿今夕——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晚...
· 如何遏制人工智能“说谎”
· 让技术迭代与治理升级同频共振
· 新型工业化迎来更多金融活水
· “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工业智能体...
· 一箭七星!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看点解析
· 上证记者说|时隔129年,“首届”人形机器人...

原创视频

原创热点

专题策划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9-2019 news.gansudali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