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国内 国际 金融 理财 股票 科技 互联网 通信 IT 文化 教育 娱乐 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十年深耕雪域高原 精准帮扶点亮光明——专访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教授

2025-08-30 13:25:24   来源:新华网
近日,在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等联合承办的“光辉视界”西藏公益行医疗帮扶行动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带领团队走遍拉萨、昌都、山南等地,通过手术带教、技术培训、设备书籍捐赠等多维举措,为西藏自治区眼科医疗水平提升注入持续动力。

“看到当地医院眼科硬件与技术的双重进步,看到藏族医生能独立完成复杂眼底手术,我们真切感受到精准帮扶的价值。”魏文斌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这场跨越十年的公益坚守,正逐步实现“西藏疑难眼病不出藏”的初衷,让光明照进高原百姓的生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接受新华网专访现场

连续多年精准施策,西藏眼科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作为连续多年参与西藏公益行的“老兵”,魏文斌对西藏眼科医疗的变迁感受深刻。他介绍,早期进藏时,当地医院眼科设备相对匮乏,医生对眼底病等复杂病症认知亦较有限,多数患者需辗转内地就医。

“2015年座谈时,自治区领导提出‘让西藏百姓疑难眼病不出藏’,这句话成为我们帮扶的核心目标。”他说,针对西藏眼病特点,团队制定了“先基础、后疑难”的阶梯式帮扶策略。

他进一步解释道,早期聚焦白内障手术培训,通过捐赠设备、开展“手把手”带教,推动西藏白内障手术率达到发达地区水平。随着白内障致盲率下降,眼底病成为新的防治重点——西藏高血压发病率高,由此引发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等成为主要致盲因素。

2016年起,团队将眼底病诊疗作为培训重点,从基础理论到手术实操逐步推进。“我们从零开始教医生读眼底照片、做荧光造影,捐赠300多万元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设备,2017年完成西藏首例微创玻璃体手术。”魏文斌回忆,如今再到拉萨市人民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等合作单位,已能看到藏族医生独立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眼内注药等复杂操作,部分疑难病例甚至无需转诊内地。

在昌都、山南等地的医疗帮扶行动中,魏文斌团队还遇到许多令人动容的案例。一位跟随魏文斌十年的藏族患者让他印象深刻:25岁的女孩幼年时因双眼视网膜脱离濒临失明,经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后右眼保持0.3视力,如今已在拉萨就业。

“这次她带着父母来献哈达,用西藏最高礼节表达感谢,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魏文斌说,类似案例证明,持续的医疗帮扶不仅能挽救视力,更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手术带教与技术创新双驱动,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在此次公益行中,团队计划完成6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20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通过带教提升当地医生的实操能力。

据魏文斌介绍,带教采用“规范示范+关键操作指导”模式:专家先进行标准手术演示,让藏族医生担任助手近距离观摩,再在关键步骤如超声乳化针头操作、玻璃体切割头控制等环节,指导当地医生上手实践。

“手术中我们会随时讲解风险点,比如白内障核硬度过高时如何避免后囊膜破裂,这种‘现场教学’比视频培训更为直观有效。”他补充说。

除了线下带教,团队还积极引入新技术帮助破解高原医疗难题。针对西藏地广人稀、基层眼科资源匮乏的现状,魏文斌团队推动AI眼底筛查设备在拉萨市人民医院试点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坐诊现场

“通过培训护士拍摄眼底照片,AI系统可自动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眼病,筛查结果同步上传至北京专家团队,实现‘基层拍摄-云端诊断-精准转诊’的闭环。”他透露,北京同仁医院已派驻张景尚主任在拉萨开展为期一年的技术帮扶,重点推进AI筛查流程落地,未来计划将该模式推广至区县,让牧民在家门口即可完成眼底初筛。

魏文斌提到,在培训内容设计上,他团队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每次进藏前,都会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调研当地医生薄弱环节。例如,针对牧区眼外伤高发问题,本次公益行特别增加眼外伤急诊处置培训;针对近年西藏青少年近视率上升趋势,开展近视防控规范化讲座。

“我们不搞‘高大上’的理论灌输,而是教医生‘学了就能用’的技术。比如,如何用有限设备完成眼内异物取出,如何在高原干燥环境中做好术后护理,这些都是基层最需要的。”魏文斌如是说。

聚焦人才与技术双核心,破解高原眼健康服务难题

尽管西藏眼科医疗水平显著提升,魏文斌在疑难病会诊与恳谈中仍发现基层面临多重挑战:部分县级医院缺乏高端影像设备,难以精准诊断早期眼底病变;年轻医生对复杂病例的手术风险把控经验不足;偏远地区患者就医仍存在语言障碍、经济负担等问题。

“要让帮扶成果‘可持续’,必须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本地人才队伍。”他说,为此我们团队构建了“三维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请进来”,选拔优秀藏族医生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3-6个月进修,如自治区人民医院白内障医生经培训后已能独立开展高端晶体植入手术;二是“线上联”,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实时解答临床问题,仅2024年就完成远程会诊120余例;三是“压担子”,在拉萨、昌都等地建立“专家工作室”,让本地医生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我们希望每个地市都能培养出2-3名‘种子医生’,既能看常见病,又能处理部分疑难病例,成为区域眼科诊疗的核心力量。”魏文斌说。

谈及未来规划时他表示,“光辉视界”项目将继续发挥社会力量补充作用,聚焦设备升级与技术创新。一方面,计划为山南、昌都等地医院捐赠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等高端设备,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另一方面,深化AI技术与西藏眼病特点的结合,通过建立高原眼病数据库,优化AI算法,提升筛查精准度。“我们期待通过‘技术+人才’双轮驱动,让西藏眼科诊疗从‘输血’走向‘造血’,最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区域’的分级诊疗格局。”魏文斌补充。

十年光阴,见证着西藏眼科从“基础薄弱”到“羽翼渐丰”的蜕变。正如魏文斌所言,每次公益行都是一次“双向治愈”——医生用技术照亮患者的世界,患者的感恩则照亮医者的初心。在雪域高原,这场关于光明的接力赛仍在继续,而那群背着医疗设备翻山越岭的医者,正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仁心书写着“健康中国”的高原篇章。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阅读推荐

最近更新

· 十年深耕雪域高原 精准帮扶点亮光明——专...
· 国家药监局通告:17家企业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 第十二届硬皮病临床与研究国际协作网会议暨...
· 方舟健客2025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创新高,AI...
· 上合组织国家博物馆藏文物联展在京开幕
· 2025年“春雨工程”内蒙古文旅志愿者湖南行...
· “华中长城 铁军忠魂——长三角地区新四军...
· 诺丁山狂欢节在英国伦敦落幕
· 乌拉圭举行宣告独立200周年纪念音乐会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文博游”添...
· 2025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在上海举行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郑州开幕
· 内蒙古自治区举行《黄河》主题交响音乐会
· 活力中国调研行|吉他——松滋的产业名片
· 斯诺克武汉公开赛:三名中国选手挺进八强
· 2025年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常规赛开幕
· 围甲联赛|诸强纷纷告捷 深圳龙华队形势堪忧
· 意大利男足前国脚弗洛伦齐退役
· 射箭世锦赛中国队前瞻:瓢泼大雨“练硬仗”
· 羽毛球世锦赛|“凤凰”组合爆冷出局
· 走近中国女排世锦赛八强“拦路虎”的掌舵人
· 记者手记:有部肥皂剧叫英超
· 曼联点球大战不敌英乙球队 联赛杯出局
· 美网|高排位种子悉数晋级 奥斯塔彭科惹风波
· 羽毛球世锦赛|石宇奇苦战晋级八强
· 铁塔之下羽翼翩翩——世锦赛助推法国羽毛球热潮
· 山西男篮签约刘东、卢骏两位新援
· 一只北京奥运“福娃”的“里约大冒险”
· 阿森纳前锋哈弗茨将接受膝盖手术
· 羽毛球世锦赛:石宇奇和翁泓阳八强战相遇

原创视频

原创热点

专题策划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9-2019 news.gansudali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